close

是怎樣的人生挫折,讓鄭捷從平凡大學生,變成舉國皆知的殺人兇手?新北檢起訴他時,曾花了近2500字的篇幅描述他的成長史,鄭捷出生在小康四口之家,和小2歲的弟弟感情和睦,就讀北市國語實小時,還被師長評為「和善、樂觀」,但小五、小六上音樂課時,鄭捷卻因為遭同學打小報告,立下殺人報復誓言...。

 

鄭捷小五、小六時,因對音樂課沒興趣而在課堂隨意吹奏直笛,影響隔壁女同學上課被打小報告,老師要求他當眾向女同學道歉,讓他心靈重創。加上他和同學衝突時,另名女同學都會與他對抗,讓鄭捷自覺受傷害,幼小的他竟立下殺2同學報復的誓言。

 

2005年,鄭捷進入弘道國中就讀,遇到一名對學生期許高又嚴格的老師,這位老師給了鄭捷許多表現機會,讓他先後擔任風紀股長、康樂股長及班長,但老師嚴厲的管教,卻讓有自戀特質、以自我為中心的鄭捷心靈受傷,萌生刺殺老師的念頭,在口袋隨身攜帶美工刀長達1個月。

 

鄭捷苦無機會刺殺老師,但他在此時與同學起了衝突,拿剪刀戳傷同學,後因家長介入和解,才未留下前科。鄭捷也在這個時候喜歡上了學妹,還向她告白,但遭打槍,2人後來成為朋友,學妹發現他想殺人還常苦勸他,鄭捷卻不為所動。

 

升上板橋高中後,鄭捷開始撰寫以殺人為題的網誌,引起同學注意,讓他確立「沒有殺人誓言的鄭捷,不會獲得他人注意」、「既然發誓殺人就要貫徹,否則就是否定自己」。

 

鄭捷為了完成殺人誓言,報考國防大學想藉此訓練體能,卻因課業、體能成績差被退學,讓他受挫,為了給父母交代,勉強轉學至東海大學就讀,但他學業仍不理想,加上被友人舉發殺人計畫等多重壓力下,在北捷犯下血案。

 

自從北捷事件過後,「鄭捷」的話題,似乎就變成心理諮商現場或者電話諮詢時一個「轉介來源」,老師們擔心孩子變鄭捷或者有鄭捷的傾向,家長們也人心惶惶擔心家裡乖乖牌的小孩,如果有突如其來的情緒暴怒,接下來就會變成一瞬間暴力兇殘毫無人性的殺人兇手。

 

 

 

這種氛圍瀰漫校園的角落,如果導師室裡面如果有老師們提起孩子的作文或美勞作品出現殘暴的畫面,大家可說是議論紛紛且開始人心惶惶,無不帶著教育責任希望能對孩子做到預防暴力的教育!雖然鄭捷的冷血和無情,的確在社會投下震撼彈,同時也在教育這塊,讓很多家長和老師們有警示的作用,上緊發條檢核孩子的情緒和想法。但其實這個社會事件的效應,卻也讓我們開始回頭思考,孩子的情緒行為和想法的輔導:

 

 

 

殘酷和冷血之前,都有溫度

 

 

 

我們也許可以想想,在鄭捷之所以成為鄭捷之前,其實是有其脈絡和成長背景的,在鄭捷冷血無情的背後,也有他的故事和緣由。在我們緊張檢核之前,不妨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對自己的期望。

 

 

 

了解孩子作法的原因。例如:曾經詢問一個孩子為什麼要帶刀上學?孩子說他看到爸媽平常吵架時,都很激烈摔東西,他很害怕但不敢說,只好拿刀子自保。有些孩子則是表示他害怕遇到鄭捷,那就與老師們的預期可能大相逕庭,但有些孩子則是早就有自傷或傷人的想法。

了解孩子未能疏通的情緒。每個孩子未疏通的情緒不一,有些是卡在不甘心、有些孩子是卡在生氣和憤怒,有些則是不滿和失望。了解孩子未疏通的情緒,才能夠讓孩子有機會疏通心理垃圾的溝渠。

了解孩子未疏通的想法。有些孩子在想法上常會繞著一些非理性信念,例如:爸媽如果ooo就是不愛我、如果我xxx就不夠好等。這些想法會影響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認同。

 

 

 

不因不實的期望,讓教養失溫

 

 

 

在事件中,孩子一方面想達到父母的期望,一方面又達不到的時候,其實是很懊惱的,在這種"想做到,現實卻無情的打擊"莫不讓一個對自己有期望的人容易移轉了生命的能量,到其他有控制感的事物上。

 

 

 

適才適所 讓孩子找回讓生命能量綻放的地方

 

 

 

所以,目前在適性輔導的列車中,開拓了孩子的視野,讓孩子知道行行出狀元,只要適性適才,每個人都能出頭天。國中綜合活動課程中,開始教導學生多元智能,興趣何倫碼組型,性向測驗和賴式人格,其實都是讓孩子和家長能夠做出更適才適所的選擇。原因是,一旦孩子活出了大人的樣板,卻不適合自己,更長大時不由得心理面開始升起「這輩子活出了別人的期望,卻丟下了自己?」這種對意義的追尋有時候會產生一種無助無望感,不但無法讓他獲得真正的成就和快樂,反而有時因此失去自我的存在價值,而感到自卑和自怨。

 

 

 

總之,我們當然不想要社會上有下一個慘烈事件的出現,這不但影響了很多人對人性良善面的相信,也造成社會付出很大的成本和負擔,但是真正的預防工作不是用形容詞變成一個惡性的指標,而是理解每個不同的孩子背後,為什麼會有這些想法和行為,適時理解並疏通和疏導,才能盡可能做到預防工作!

 

arrow
arrow

    Xie Yu 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